1、工藝流程與操作要點
1.1工藝流程
基層處理→批涂膠粘劑→粘貼EPS保溫板→薄抹面層(抗裂砂漿)、壓嵌網格布→飾面層。
1.2操作要點
1.2.1基層處理(1)基層應堅實、平整。保溫層施工前,應進行基層處理。(2) 墻體表面的油漬、灰垢、脫模劑、風化物等影響粘結強度的材料。
(3)基層找平,用1∶3水泥砂漿找平,表面不壓光,(用2m靠尺檢查大偏差應小于4mm)并無空鼓、裂縫等缺陷。
1.2.2膠粘劑的配制(1)膠粘劑的配制:施工時使用手持式電動攪拌機攪拌,水與聚合物膠粘劑粉料的重量比為1∶4。要達到稠度適中,并有 的黏度。(2)將配好的膠粘劑靜止5~10min,再攪拌一次。調好的膠粘劑須在2h內使用完。
1.2.3粘貼EPS保溫板(1)較小的尺寸有助于避免板間裂縫的產生。EPS板單塊寬度不宜大于1200mm,高度不宜大于600mm,厚度根據設計要求確定。切割EPS(聚苯)板后要用鋼刷打磨,切邊平整。(2)EPS板粘貼采用條粘法、點粘法,無論采用何種方法,涂膠粘劑面積不小于40%,且保溫板的側面不得涂抹膠粘劑。(3)點粘法:點粘法適合于平整度較差的墻面。(4)條粘法:條粘法適合用于平整度良好的墻面。(5)EPS板自上而下逐步粘貼,貼板前應先掛好垂線、水平線,跟線貼板。上下兩層板錯縫搭接,搭接長度不宜小于1/3板長,并不得小于200mm。(6)基層上粘貼的EPS板,板與板之間縫隙不得大于2mm,板縫用聚苯板材料填充。板面順直、平整、允許偏差不超過3mm,板面高低差不得超過lmm。(7)粘貼聚苯板時,所有粘結點與基層同時接觸,雙手用力均勻左右揉動5~7次,使聚合物砂漿與墻面粘牢。然后將塑料膨脹螺絲穿過保溫層釘到墻上,根據墻體材料釘入墻內40~60 mm,再用螺絲刀擰緊。每平方米聚苯板需設不少于6個膨脹螺絲進行固定,板的四角設膨脹螺絲固定。(8)在門窗洞口周邊、勒腳、變形縫、女兒墻及其他埋件周邊鋪貼板時滿打膠粘劑。膠粘劑寬60mm,厚3~5mm。
1.2.4抹抗裂砂漿(1)EPS板粘結牢固后至少24h,方可進行薄抹面層施工,厚度應不小于3mm并且不宜大于6mm。(2)薄抹面層施工前應檢查EPS板是否粘結牢固,松動的EPS聚苯板應取下重貼,并應待粘結牢固后再進行下道的施工。應將板間高差大于1mm的部位打磨平整。陽角應彈墨線并打磨至與墨線齊平。(3)抹面膠漿應隨拌隨用,已攪拌好的抹面膠漿應在2h內用完。
1.2.5壓嵌網格布(1)按預先需要長度、寬度從整卷網格布上剪下網布,留出的搭接長度或重疊部分的長度。在干凈平整的地方剪斷,下料準確。(2)一層抹面膠漿抹成后,立即將網格布壓入濕的抹面膠漿中,網布的彎曲面朝向墻,從中間向四周施抹涂平,使網布嵌入抹面膠漿中,網布不應皺褶。(3)網格布自上而下施抹,同步施工先施抹加強型網布,再做標準型網布。網布粘完后應防止雨水沖刷或撞擊,容易碰撞的陽角、門窗應采取保護措施,上料口部位采取防污染措施。(4)網的周邊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,在被切斷的部位,應采用補網搭接,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。在建筑物陰陽角處與門窗框周邊應做加強層,加強層應貼在內側,每邊200mm。(5)若門窗框外皮與基層墻體表面距離大于50mm,網格布與基層墻體粘貼。若小于50mm需做翻包處理。大墻面鋪設的網格布應嵌入門窗框外側粘牢。(6)一層窗臺以下和其他預期會受到外力沖擊、碰撞的部位及裝飾線處,應加一層加強型網布。加強型網格布在任何部位只對接不搭接。加強型網格布鋪設時,采用一道抹面法。即在保溫板表面涂抹一層略大于準備鋪設的加強網面積,厚度約為25 mm,立即將網格布壓入剛抹的抹面層中,直至網格布全部被覆蓋。加強網埋在標準網里側。(7)門窗洞口四角處,在標準網施抹完后,再在門窗口四角加蓋一塊200mm×300mm標準網,窗角平分線成90度角放置,貼在外側,用于加強;在陰角處加蓋一塊200mm長,寬度適合窗框寬度的標準折網片,貼在外側。(8)雨篷、勒腳、變形縫處粘貼網格布時應做翻包處理,將寬度200~260 mm的標準網與墻面粘結,粘結寬度為70mm。
1.2.6抹二遍抗裂砂漿待一遍抗裂砂漿稍干硬至可以碰觸時抹二道,厚度1~2mm,使網格布被全部覆蓋。
1.2.7飾面層施工采用外墻涂料飾面時,將層二抹面層壓光后,噴一遍憎水劑,然后再施工外墻涂料。